【大學甄選專家論壇】大學學群面面觀:生命科學學群
生命科學系
生命科學系 |
說明 |
核心訓練 |
n 大一時期:以生命科學討論、微生物學、等基礎課程,培養社會工作概念。 n 大二~大四:朝向「生物科技學程」與「生態保育學程」等進階課程以及實習應用。 |
重要觀念 |
n 專業課程主要訓練的目標在於培養基礎生物科學、現代生命科學與生物科技,及生物多樣性兼備的人才。 n 朝向海外發展,如新加坡的生技製藥,要將工作舞台放眼世界。未來隨時可能因為一個技術突破,而使生技產業榮景全面來臨(如人類胚胎幹細胞或器官複製)。 n 很容易跨領域,許多化學.醫學.農學院學生,會去考生命科學研究所,而生命科學系學生,也有不少會去考生化、醫學研究所(如毒理學.藥理學)。 |
未來發展 |
n 生物科技與電機、光電、化工/材料、資訊領域交流密切,有志從事生命科學,也可讀工學院。 n 台灣的醫療電子極有競爭力。未來不但郭台銘大舉投資,包括英特爾、GE也部署重兵。 |
選系準則 |
n 興趣屬性:實用型 ( R )、研究型 ( I )。 n 就業類別:生物技術、生物檢定、生醫光電 、生物晶片、生醫材料、生物資訊等職務。 |
生化/生物科技學系
生化/生物科技學系 |
說明 |
核心訓練 |
n 大一時期:以生物技術概論、普通物理、普通化學等基礎課程,培養生物技術概念。 n 大二~大四:生物醫藥、生物工程等進階學程課程以及專題實驗應用。 |
重要觀念 |
n 專業課程主要訓練的目標在於培養生物科技相關研究與產業的基礎人才。 n 研究領域包括基因體和蛋白質體學、蛋白質與酵素工程學、生物有機及無機藥物化學、醫學與工業微生物學、生物資訊與系統生物學、生物電子與生物感測及生物工程等。 |
未來發展 |
n 生物科技的成果可廣泛應用在醫療、環保、農業及能源等方面。 n 未來朝向「Bio-X」(X=醫學、奈米、電子、資訊、數學、物理、化學、工程)型人才發展。 |
選系準則 |
n 興趣屬性:實用型 ( R )、研究型 ( I )。 n 就業類別:分子醫學、微生物免疫、發酵工程技術、生醫材料開發、生物資訊應用及奈米生技與醫藥開發等職務。 |
資料來源:學習無止盡,甄戰大未來
延伸閱讀:
推薦講座:大學甄選,不可不知的多元入學策略大公開